可爱TV - 影视在线可爱TV - 影视在线
游客

华策完美柠萌等七家净利下降、七家亏损,剧集公司2024年财报“求生”

来源:网络   发布时间:2025-05-07   浏览次数:620

搜狐娱乐专稿(胖部/文)

2024年,剧集公司的财报并不好看。

截至目前,主要相关上市公司的上年财报已经全部发布。整体表现虽说是在意料之中,但依然令人叹息。

正如搜狐娱乐此前在去年的复盘中多次指出的,去年对于剧集行业显然不算一个好年份,甚至市场基本盘是存在流失的。

在这种情况下,传统影视公司尤其是几家上市的老牌企业,业绩必然会经历较大波动;而面对如此行业环境,也都要想办法讲新故事。

从去年的财报里,或可看到的就是这样一个,大家想办法“自谋生路”的过程。

谁家欢喜谁家愁

目前,剧集行业的主要上市公司大体包括以上九家。

根据统计,其中有六家公司去年营收出现了下滑,七家公司净利润出现下滑,其中盈利上涨的两家分别为欢瑞世纪(39.5%)和稻草星娱乐(98.06%),但需要指出的是,两家公司都未实现扭亏为盈。

此外,七家公司都出现了净利润亏损,包括完美世界、幸福蓝海、华智数媒(原唐德影视)、百纳千成、稻草熊娱乐和柠萌影视。

实现盈利的两家公司,都出现了净利润下降的情况。

慈文传媒主营业务依然是影视业务,报告期内确认了《暗夜深海》《正当防卫》《暗潮缉凶》《了不起的我们》等项目的收入及存量剧集的多轮发行收入,上线网络剧《紫川·光明三杰》和广播剧《禾下乘凉梦》;主要增长来自演唱会业务,新增收益1213.65万元。

而华策影视可以说是行业的头号玩家之一,同样出现了净利润下跌。这要考虑到公司在2024年的电视剧制作发行成本比2023年减少了近4亿元,下降约30.24%。

回顾全年,华策影视共有《我们的翻译官》《承欢记》《请和这样的我恋爱吧》《前途无量》《七夜雪》《锦绣安宁》和《我是刑警》七部新剧开播,其中《承欢记》和《我是刑警》两部剧集播出数据较好。

值得一提的是,新丽传媒虽未单独上市,但根据母公司阅文集团财报,其全年净利润达到3.4亿元,堪称去年表现最好的剧集公司之一,全年上线了《与凤行》《庆余年2》《玫瑰的故事》《大奉打更人》等剧。

但这一数据较上年同期的4.9亿元同样下滑明显。同时阅文集团宣布,由于新丽传媒下半年有部分项目延迟播出,加上电影市场表现不及预期,集团对新丽传媒计提了高达11.05亿元商誉减值。

整体来看,去年没有一家公司能够保持“净利润”和“净利润增减”两项数据都为正,可见行业生存环境。

亏损公司基本是因为重点剧集未达预期。

柠萌影视去年净亏损为1.84亿元,而2023年的净利润为2.27亿元。这主要是因为去年《半熟男女》和《你也有今天》的表现平平,备受期待的《猎罪图鉴2》也并未如预期那样大爆。此外,三部剧集均未能上星,影响了公司收益。

欢瑞世纪去年上新的影视项目仅有一部《深潜》。报告期内,欢瑞公司归属于上市股东的净亏损约为2.41亿元,数据回暖主要靠经纪业务撑腰。

加上完美世界去年的《好运家》《只此江湖梦》等剧没能延续上年《星落凝成糖》《云襄传》等剧的成绩;稻草熊娱乐的《乘风踏浪》《哈尔滨一九四四》《孤战迷城》和《四海重明》基本表现平平;百纳千成《祈今朝》《上有老下有小》未及预期……

不难看出,去年各家公司的主要生存问题,依然是重点项目的不确定性,流量逻辑的失灵带来的阵痛还在延续。

而市场问题所带来的连锁反应,正在让情况进一步恶化。

主业务承压

总结2023年财报的时候,搜狐娱乐曾经指出,去年主要行业公司的业务压力来自甲方平台的降本增效,实质就是收权、收钱。

这种情况在2024年当然还在延续,成为业务承压的一个侧面,就是平台在收缩对版权剧的需求,并进一步降低内容成本。

根据爱奇艺的财报数据,去年的平台内容成本已经降至2018年以来的新低位。

同时,多家财报里纷纷指出,去年的业绩不好,与剧集销售情况不利有关系。

这方面除了涉及剧集积压,还存在销售费用不及预期的问题,比如完美世界的财报就指出,部分影视剧实际销售价格低于预期,确认净亏损约1.08亿元;同时部分库存影视剧预计可回收金额低于账面价值,计提存货跌价准备净亏损约7500 万元。

在目前普遍播后定级的情况下,销售不及预期往往是与剧集表现挂钩的。由此也涉及到去年影响影视产业的另一大要素,即全年市场的降温。

上述公司去年的片单里,进入云合2024累计有效播放霸屏榜的仅有华策影视的《我是刑警》《承欢记》、柠萌影视的《猎罪图鉴2》和百纳千成的《南来北往》四部剧。

而如《哈尔滨一九四四》《半熟男女》等前期关注度较高的内容表现不及预期,在去年似乎是更普遍的现象。

剧集表现是直接与公司收益挂钩的。尤其是对影视剧生意来说,投资成本高、回款周期长、回报风险大,更需要保持盈利与投入的相对均衡,以稳定公司的现金流储备。

但去年各家财报里,半数以上出现了现金流大幅缩水甚至由正转负,华策影视现金流同比减少了175.51%,根据财报系“本年收款较上年有所减少,同时本期电视剧、电影开机增加导致采购支出大幅度增加所致”。

开机数多、项目回收账款数少,正在当前成为诸多行业公司的痛点。

在行业平台降本增效与市场遇冷的双重承压之下,要保持原有的行业站位和竞争力,各家公司如果不选择减少项目数、减少重点项目,就必须找到新的出路。

但从去年的财报看,新的故事也不是那么好讲的。

各谋“生”路

发布财报的同日,唐德影视发布公告,为了更好地契合公司的战略转型,公司拟将名称变更为“浙江华智数媒传媒股份有限公司”(证券简称变更为华智数媒)。

其宣布的未来战略转型,是指将逐步构建“科技 内容 生态”业务架构,打造一个智能内容工厂和一个开放生态平台。

根据唐德影视2024年报,全年电视剧业务实现营业收入1.69亿元,较上年同比下降32.59%,期间公司开播剧集《天下同心》;此外,电影业务实现营收0元。

虽然不确定后续还有哪些具体的转型方案,但类似的战略调整,在这两年的行业内不算罕见。

其中慈文传媒在剧集业务之外,同样官宣了“内容 技术 场景”的创新战略,布局五大业务。目前已经实现营收的,是2024年大力拓展的演出经纪业务,报告期内成功举办4场大型演出,累计获得1213.65万元收入。

还有欢瑞传媒,去年艺人经纪业务收入暴增86.86%至1.64亿元,占总收入42.71%,也是其唯一实现增长的业务板块。此外公司布局互动剧、短剧、AIGC等业务,今年一季度有《完蛋,我被美女包围了2》《谁人天下之北伐》两个互动剧项目杀青。

而这两年的两大风口,AI和微短剧,更成为各大公司普遍下场的选择。

其中,华策影视是最早投入研发影视垂直领域大模型的,财报显示公司的“有风”大模型已于去年5月通过国家备案,实现文生文、百万级小说阅读理解和评估、短剧情节桥段库等功能;今年1月“国色”大模型通过备案,实现文生图、文生视频、多语种翻译等多模态能力。

同时华策去年开始布局算力业务,去年底已有算力规模 2000P,这部分已经在去年实现了1795.23万收入,未来还将扩充算力规模和算力服务能力。

此外,几乎所有公司的财报中都提到了大力发展微短剧业务。

事实上,在各家发力微短剧近两年来,已经有了不少项目值得一说,包括华策影视的《我的归途有风》、柠萌影视的《二十九》等都有一定热度,而且各家都有一系列作品待播。

但有两点值得注意,首先是,各家公司去年没有再进一步披露微短剧业务带来的收入和盈利情况,而前年柠萌影视还曾公布过这部分收入为3223万元。

其次,2024年微短剧行业进入红海区之后,制作和投流成本飙升,比如柠萌影视年报显示其微短剧营销成本占比超80%,投流费用激增使销售及分销开支同比增长70.7%,高达1.58亿元。

无论从业务发展情况,还是营收体量,剧集公司围绕微短剧业务能讲的故事,目前还比较有限。

或许未来这部分生意能有转机,目前长视频平台普遍发布了微短剧战略,如果手头有不错的项目且具备开发能力,或许这些长期合作方会更容易获得机遇。

但远水解不了近渴,至少从去年的财报来看,还没有谁能够拿出替代方案,纾解剧集业务带来的压力。

行业需要找出路

2025年,长剧变“短”正在成为行业的关键词。

今年开年,“平台缩短剧集集数”的消息曾在行业内外带动不少讨论,据传所有项目都需要压缩到8-16集的体量;甚至一些已经在开发、筹备甚至拍摄、后期阶段的项目,都传出需要重新调整内容和排播方案。

再到4月的爱奇艺“世界·大会”,进一步提出了“集数和时长要减”,类似的内容开发,似乎正在成为平台的共识。

这次大会提到的一个研究发现是,如今用户在单一屏幕上的平均注意力时长只有47秒,在手机这类移动设备上甚至更短。

也就意味着,长视频将更加关注内容的时长、节奏和信息量。尤其是全新推出的“跳看”功能,让观众能够直接切换下一个情节点,彻底打碎长剧的整体性;而哪些是观众会高频跳过的桥段,后续还将被平台整理,进一步指导创作。

或许接下来会成为行业的下一个阵痛期。

最直接的影响是,在全新的内容思路下,各家公司目前开发阶段的项目都要重新梳理,而待播项目会以这种标准进行重新调整。

而传统影视公司的开发模式往往是“走量”的,同时运作或参投多个项目押注爆款,这也是更能体现老牌公司资源优势的打法。但因此,这些内容可能是受到新政策影响较大的。

目前各家手里都有不少项目待播,比如华策的《我们的河山》《锦绣芳华》《势在必行》《雷霆公诉》《四喜》等,柠萌影视的《子夜归》《书卷一梦》《月明千里》等,欢瑞世纪的《千香引》《佳偶天成》等,稻草熊娱乐的《夜不收》《赴山海》《在人间》等。

其中不乏下一年的重点项目,或许部分会需要调整。但反过来看,变“短”是否就能让观众回来看剧?

编剧赵冬苓此前就长、短剧差异发表的观点值得参考,她认为对于一部作品最重要的是塑造人物,塑造人物就需要大量的细节把人物呈现出来,而“微短剧缩短的往往就是塑造人物的空间”。

强化故事节奏和反转的“快”,是否等于观众对作品的认可,并让观众重新回到大屏面前,或许还是个未知数。

或者说,内容开发是否存在这种“方法论”,也要画上一个问号。不过就目前来说,无论是平台还是公司,经过去年至今的行业降温,或许都需要这样的答案,去明确一种不破不立的求变。

但行业公司应该首先坚信的共识,依然是只有好内容才能留住观众。行业剧变之际,只有走得稳,才能走得远。

THE END
181
公告

hello~欢迎访问一起追剧,本站全蓝光画质永久免费观看,如果资源无法播放请切换线路或等待管理修复,优先修复热播影视。

下载app享受急速观影

《备用网址1》《备用网址2》《加入飞机群》

视频资讯明星
搜索历史
删除
热门搜索
本地记录云端记录
登录账号