今年“五一档”的票房冠军基本可以确定是《水饺皇后》,而口碑冠军,只要看过《大风杀》的观众,都会把“五一档”最佳给到它。
在2025年北京国际电影节上斩获最佳编剧奖的《大风杀》,以一场惊心动魄的西部正邪对决,将观众带回上个世纪90年代北方边陲小镇的狂风黄沙之中。
本片是导演张琪的首作,虽显青涩,却以风格化的视听语言和类型化叙事野心,为国产犯罪片开辟了新的可能性。
故事设定在1995年全面禁枪前夕的废弃小镇“忙崖”。
小镇名就非常有武侠小说的味道,如果你是古龙的书迷,你能从这部电影里看到很多古龙小说的调调。
三名警察对抗四十四名悍匪的悬殊设定,就让这个故事时刻处在危机四伏的紧迫感中。当走私头目北山(辛柏青 饰)带着重型武器重返故地,一边是重型装备的走私集团,一边是求救无门,只有三名警察和一支枪的小镇公安局,被迫背水一战。
导演巧妙利用荒漠风沙的压迫感,让枪战戏既充满西部片的粗粝,又带着命运无常的悲怆。正邪双方最终仅存一人的结局,揭开了更深层的主题:在时代巨轮下,守护者与破坏者都是被风沙裹挟的孤独者。贯穿全片的风沙既是物理屏障,更是历史洪流的具象化。
本片剪辑的功底在电影语言中展露无遗。
航拍镜头下苍凉的戈壁,与美食城密闭空间里的刀光剑影形成强烈反差;暗红色调浸染的残破招牌、被风沙侵蚀的旧挂历,精准还原了上个世纪90年代边陲小镇的破败气息。
动作戏的剪辑干净利落——白客饰演的警察夏然拖着伤腿在楼道闪躲扫射的长镜头,辛柏青光脚踩过玻璃碎片的特写,都成为令人屏息的记忆点。
配乐与风声交织,既烘托紧张氛围,又暗喻着暴力终将被黄沙掩埋的宿命。
而我们的主演白客,这一次不给大家讲“冷笑话”,他成功塑造了背负战争创伤的硬汉警察。他踉跄奔跑时真实流露的生理性疼痛,让角色更具血肉感。
辛柏青的反派北山堪称近年银幕经典:这个会认真给手下“发工资”、用KPI管理犯罪团伙的悍匪,癫狂中透着令人胆寒的逻辑自洽。
耿乐饰演的冷血杀手曲马多,仅凭眼神就让人脊背发凉。可惜女性角色李红沦为功能化符号,成为群像戏中的遗憾。
除了女性角色塑造有点鸡肋,主角在枪林弹雨中毫发无损的“光环”,用沙尘暴来“机械降神”解决危机,都削弱了现实主义的底色。北山执着重返小镇的动机模糊、警局内鬼线的虎头蛇尾,暴露剧作打磨的粗糙。
影片后半段的种种“掉链子”,让前半段以紧凑的节奏和封闭空间营造出强烈的戏剧张力泄了气。
但作为新人导演作品,《大风杀》在剧本结构、场面调度上的完成度已远超预期。那些生猛的暴力镜头,既是对类型片的致敬,也显露出作者表达的野心。
可惜的是,本片在票房上差不多是“五一档”的垫底,首日800万票房的冷遇,一方面表明了该档期竞争之激烈,另一方面也表明了这类缺少流量明星,风格化的西部犯罪类型片受众还是有限,于是造成了现在“有口碑,无票房”的惨淡局面。